改革开放看工行--“e速通”打造获客新模式

  东营网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交易离柜、客户离行,传统的获客方式已经无法支撑银行业未来业务的发展。工商银行东营分行面对新情况、新问题,打破常规,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平台获客、场景获客、批量获客,以新动能实现客户拓展的新突破。截至2018年9月末,该行个人客户148.6万户,占东营市总人口的70%。二季度,该行成功上线全国首个交通出行类无感支付利津黄河大桥“e速通”项目建设,3个月获客12260户。

  创新驱动 科技引领

  山东省利津黄河大桥位于东营市利津县东南,是利津县进出东营市区的必经之路,日通行车次2万辆,日均收费35万元。多年来,一直是现金收费,效率低,易压车,现金保管、找零、假币现象等也给大桥管理方带来诸多不便。

  2018年初,东营分行致力于服务社会民生、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经济发展,找准利津黄河大桥这一县域交通大动脉收费方式落后、通行能力严重受限的痛点,适应移动互联支付的趋势,发挥自身平台和技术优势,组织多方力量研发了利津黄河大桥“e速通”项目建设。用户通过工商银行“融e联”注册工银e速通,绑定用户车牌与工行卡,驾车通行大桥收费处时,系统自动扫描识别车牌并联动扣款抬杆,实现不停车收费,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发票,称为工行版“无感支付”。

  降低成本 提高效率  

  3月28日,工银“e速通”项目建设一期成功在利津黄河大桥投产,首期上线运行的是七座以下小型车辆。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,该项目的通行车辆已过10000万多辆。结合用户体验和利津黄河大桥管理有限公司的需求,东营分行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,10月19日,成功投产工银“e速通”项目建设二期,实现了大型载重货车自动识别车牌、自动识别车辆轴距、自动称重、自动计算收费金额、并联动扣款,每辆大型载重货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缩短至5秒,极大提升了利津黄河大桥的通行能力。

  工银“e速通”项目建设的投产使用,通行过程无需停车、无需用手机、无需清点现金、无需领取缴费凭证,实现全自动快速通行。极大缩短了车辆通行利津黄河大桥的等待时间,高峰期排队等待时间由10分钟压缩至1分钟,缴费时间由30秒压缩至3秒,车辆通行效率比原来提升90%以上,解决了车辆拥堵问题,减少了车辆尾气排放,电子发票节约纸张,提升了用户体验,真正体现了“节能减排、低碳环保”的理念。

  不动用现金减轻收费人员工作强度,原有的现金收费方式存在假币残币、清点耗时耗力、安全管理等问题,项目投产后,大大减轻了大桥管理公司现金管理压力,并且收费资金实时到账提前产生收益,指定车道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收费,自动扣费有效降低了运营和人力资源成本。

  利用平台 获客明显

  该场景搭建了东营分行拓展利津区域市场的有利平台,对客户、存款、效益等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。9月末,无感支付累计使用次数达2.9万次,聚合支付累计笔数10.3万笔,大桥对公账户活期存款余额140万元,利津支行个人客户较年初新增4543户,增幅18%,获客黏客效果逐步显现。随着无感支付的进一步推广,原有的现金收费和他行上门收款模式将逐渐被取代,预计公司存款每年增长1亿元左右。同时,随着项目的营销推广,工行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  该项目作为一项便民利民工程,获得了东营市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,政银关系更加密切,为后续机构业务份额的提升奠定了基础。利津区域电信、移动、保险等多家单位主动上门对接,谋求平台推广和获客的合作共赢。利津交警支队主动与分行就交通违章罚款收缴业务开展平台合作等。该项目被总行作为交通出行类场景行业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,同时入选了公私联动案例大赛优秀案例。

  利津黄河大桥作为连接东营城区的重要枢纽,通行能力的提升,方便了群众出行,助力了当地经济发展。作为便民利民的精品工程,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,可复制性强,可推广至其他类似收费项目,提升区域内移动支付覆盖水平。

  下一步,东营分行将开通e缴费和物业POS、税务POS,实现了东营市区域内的水电气暖、有线电视线上缴费和油田物业POS缴费,带动一大批活跃客户,积累了一定经验。尝试引入依靠个人征税依据的数据入口进行纳税客户线上缴税、办理信用卡提前授信。根据年轻客户不愿意到网点和客户经理队伍不足的实际,尝试通过与邮政局、烟草公司合作,借助投递员和烟草配送员,每年拓展3万多户融e联、1100张信用卡和500多户商户。分行还充分利用商户资源开展“收银员合作拓户计划”,力争通过平台思维,利用第三方优势最大程度实现“获客”与“黏客”的相得益彰、相互促进。(通讯员 韩继昌 张怀孝)

(责任编辑:东营财经)
我要发言

便民信息

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,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《东营日报》、《黄河口晚刊》、《东营网》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、出售与转载权利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东营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来源:东营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
热点推荐

论坛热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