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碱地变生态经济园区 东营农商银行带领黄河口居民发家致富

  东营网讯 近年来,东营农商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,响应政策号召,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署要求,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,践行环境保护、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责任,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,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,提高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能力。将支持新旧动能转换、乡村振兴、黄河口生态经济发展作为绿色金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,开展精准营销,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。截至目前,该行实体贷款投放达134.23亿元,涉农贷款达85.33亿元,有力的推动了黄河口生态经济的发展。

  围绕黄河口生态经济发展,科学合理做好生态项目建设和黄河滩区居民资金支持

  红毯茫茫、芦花飞雪、柳色青青、柽柳婆娑。眼前的景象让东营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感到赏心悦目。“几年前这里还有一片荒芜的滩涂,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生态旅游区了”。盐碱地农业公司的郑先生感慨道。作为滩涂改造的亲历者,多年前,郑先生凭借一腔热血,投身盐碱地农作物的栽培和花卉种植中。万事开头难,郑先生一开始最头痛的还是启动资金,毕竟500万元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农业公司真不是小问题,东营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,通过实地考察对接,为郑先生办理了授信,及时解决了郑先生的燃眉之急。“你看,我的公司现在越办越好,原来荒芜的滩涂也一片花红柳绿,这多亏了当时有你们农商行。发家致富离不开你们,黄河口生态建设也离不开你们”。郑先生动容的说。

  东营农商银行多年来积极投身黄河口生态建设,对接黄河口旅游集群片区和乡村旅游园区,加大对乡村旅游优质项目和农家乐、渔家乐优质经营户的支持力度。积极与现代农业产业园、科技园、创业园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展合作,吸引现代农业、休闲旅游、田园社区等入驻山东农信“智e购”商城。现已有379家生态农业及旅游商户入驻。同时,对乡村产业体系中引进的高学历、农业科技等各类高端人才,采取移动办贷方式,提供免担保、利率优惠、额度增加、流程优化、高效优质的信贷服务,持续巩固金融服务黄河口经济发展成果。该行发放高端人才尤其是农业高科技人才贷款3000万元。此外,该行根据滩区居民生产经营特点,加强走访对接,深入做好对滩区特色农业和返乡创业居民的融资服务,积极支持生产生活绿色转型。今年以来,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93户,11.89亿元。通过信贷扶持,提供优惠政策,帮助解决黄河口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,积极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,影响带动提高素质,转变观念,积极就业,自主创业。

 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,着力加大对生态园区的信贷服务力度。

  近几年,黄河口悄然蝶变,角角落落都折射着农商人的步伐和故事。向南走一段路,就是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,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土地,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,7月7日,东营农商银行积极深入农高区走访,充分了解辖内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等情况,与辖内企业进行深入座谈,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当问及其中一家企业主,为什么如此信任东营农商行,这位本地的大哥用最朴实的本地话说道:“农商行就是靠谱,之前农民办企业贷款都要有抵押物,你想想,农民哪有什么抵押物?2017年的时候,农商行的朋友找到我,说可以以我的土地作抵押办贷款,我将信将疑,想想没什么损失,我就办了。没想到没过多久,我的贷款就下来了,就是有了这笔钱,我的奶牛已经达到500头,企业走上的正轨。”大哥颇有些自豪。

  在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方面,东营农商银行实施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,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及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,以此推动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。建立新旧动能转换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,优先满足“十强产业”信贷需求,对该类贷款在审查、审批、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,切实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信贷需求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。该行支持各类产业升级贷款共计34.42亿元。同时,积极响应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方针,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,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。创新担保方式,增强信贷资金可得性。积极开办商标专利权质押、海域使用权质押、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信贷产品,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。截至2021年9月末,该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69.62亿元。此外,该行实行一企一策,强化金融辅导。成立市、区两级金融辅导队,积极对接涉农小微企业,强化思想认识,抓好工作落实,为涉农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。

 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“齐鲁样板”,不断支持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。

  今年,农高区部分有志向的农场主找到了培植棉花的新路子,他们第一时间找到东营农商银行申请“创业贴息贷款”,应对启动资金匮乏。半年多以来,棉花种植农场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。“棉花再不摘,就摘不完了。”张大姐告诉走访的东营农商行员工,四邻八庄都互相帮忙,同时也感受这新鲜热闹的氛围。听着张大姐的滔滔不绝方面,东营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要去农场看个究竟。正是东营农商银行与农民的无缝对接,农民的致富路才越来越宽,越来越活。

 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,东营农商银行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核心,为保障三大主粮生产和“菜篮子”工程得到有效金融供给,推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,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户和返乡创业群体,创新推出“鲁担惠农贷”、农耕贷等特色惠农产品,有效解决农户贷款融资难、担保难问题。截至2021年9月末,该行发放各类农户贷款达24.49亿元,有力支持了种养殖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,有效带动了周边村贫困户脱贫致富。此外,该行大力构建社区金融服务点、助农服务点、农金通及农金联络员“三位一体”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,构建集城乡居民生产、生活、消费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网。通过建好网格服务工作站和惠农金融服务站,推广“农商行+网格+乡村电商”“农商行+网格+合作社”“农商行+网格+现代农业”等经营模式,支持乡村农户“抱团取暖”。依托村委、社区、党员活动中心等载体,着力打造一站式、智慧型、便捷化普惠金融服务点。截至目前,该行共设立25个普惠金融服务点,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无盲区。(通讯员 卜令娟 延立琨)

责任编辑:柴旭康

版权与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,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《东营日报》、《黄河口晚刊》、《东营网》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、出售与转载权利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东营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来源:东营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